soe 2010S/S Collection Photo Chen CheKai

從孩提時代,到從事時尚工作十多年的生涯,
總是跟脫離不了與「日本」的連繫。

回想起多年前在台灣辦第一本日系時裝雜誌時,
其實並不被看好,記得某通路的採購小姐甚至對我說,
「這種雜誌真的有人看嗎?版面好亂,女孩子的妝又濃又黑,
還踩著厚底靴,真是太誇張了。」

的確,那個時候正是109辣妹風潮開始盛行的前夕。

沒想到從那一刻起,日系時尚雜誌便開始像雨後春筍般進入了你我的生活之中,
盤據了各大超商和書店的架位,銷售量居高不下。
不到兩年的光景,日系時尚雜誌所帶動的流行,漸成為年輕人穿著的主流,甚至影響文化。

之後我又奉命前往上海創刊新的日系女裝雜誌,再次見識到了日本流行的驚人影響力。
而創刊男性時裝雜誌與推出服裝品牌時期,更頻繁地與日本時尚界接軌。
和一流造型師祐真朋樹、野口強、宮島尊弘、頂尖模特兒渡邊知夏子、JUN等人合作的經驗中,
我逐漸理解到,為何日本流行能夠輕易跨越文化藩籬與歷史包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沒想到,兩年前又有幸參與了第一本日系女裝雜誌在馬來西亞的誕生,
我就彷彿是坐在流行新幹線上,看著日本流行不斷來回影響亞洲的見證者。

可是我發現大家對於所謂「日系」這個字彙,還是有著各自不同的畫面與想像。

熱愛街頭文化的男生可能會聯想到「APE」或「藤原浩」;
喜歡《ViVi》雜誌的女孩可能只愛「藤井LENA」、「109百貨」以及「MOUSSY」。
而奉高端時尚為圭臬的人士,或許心中只有「川久保玲」也不一定。

日本時尚就是這麼有趣,底層的次文化與高端時裝大肆結合、從原宿走到涉谷的路上,
你又可以看到穿著風格截然不同的各種族群。

或許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買過日本品牌的服裝,去東京旅行時也一定會到涉谷109或表參道朝聖一番。
在東京啟程返台的候機室裡,仔細看看,你會發現到處都是UNIQLO的紙袋。

UNIQLO社長柳井正用平價時尚(Fast Fashion)進軍紐約蘇活與巴黎,
席捲全球成為日本首富時,一代宗師山本耀司卻宣布破產,
並且回到睽違十九年的故鄉東京辦秀。

當川久保玲的Comme des Garcons精明地用「商業」與「藝術」的蹺蹺板讓PLAY T恤賣翻天時,
新生代的高橋盾與三原康裕卻各自在巴黎與米蘭大放異彩、
而N.HOOLYWOOD的尾花大輔亦宣布揮軍紐約。 

「是該寫寫日本時尚的時候了。」
看到日本流行以光速之姿飛快地移動時,我腦海中頓時浮現了這個念頭。

本書主觀擷取了七十個左右的主流品牌,介紹了它們的風格與背景。
並且用縱向與橫向切割方式,簡略分析了日本時尚史與不同風格。
同時還動用私人關係(笑),拜訪了好朋友soe設計師伊藤壯一郎、
AULA AILA設計師川島幸美等九位日本時裝圈重量級人士,並且直搗時裝秀的後台,
但願讓讀者看到品牌背後從不輕易曝光的私密與忙碌。


與BEAMS公關日高正幸先生(右)談起時裝便滔滔不絕,彷彿遇到知音。(Photo Chen CheKai)

為了仔細考究日本時尚的全貌,在下花費了許多深夜埋首書堆,
越寫越發現想要告訴大家的東西竟然如此之多,於是只好不斷增加篇幅。

寫到一半時,我開始後悔做這個主題了(笑):雖然懊悔的感覺馬上被寫書的充實感給淹沒。

我希望以比較親切的方式,描繪日本時尚的輪廓,帶領讀者看看過去不曾見過的日本時尚。
或許許多讀者心中的優秀品牌未能收錄其中,亦或介紹時有所疏漏,
實在是因為篇幅有限,希望大家能諒解。

我要感謝可愛的責任編輯張瑋珍小姐,因為她的優秀提案才有了這一本書的誕生。
也要感謝溫柔的專案企劃吳靜怡小姐,始終給予親切問候與關懷。
還有美術設計劉鳳剛先生的操刀才有如此美麗的版面。
以及方智出版社所有參與本書製作的前輩、主編、同仁們的大力體諒,
才能忍耐在下如此漫長的交稿之路(笑)。

好吧,請暫時放下沉重的歷史情結與包袱,
不妨用比較輕鬆的態度,與我一同沉溺在繽紛絢麗的日本時尚世界中,
勾勒屬於你自己的時尚面孔。

李佑群 
2010初夏
(本文擷取自李佑群老師最新著作"日本時尚考"自序)



新書'日本時尚考"(方智出版)發行熱賣中,感謝大家支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佑群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