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日本時裝界炙手可熱的設計師三原康裕先生合影。)
時尚圈熱門的「ECOLOGY」早已深藏於日本美學傳統中
地球溫室效應等生態問題浮上檯面之際,原本與環保精神矛盾的時尚業界, 設計師信國太志認為,「以大量化學品製成的棉質購物袋,其實對環境最不利。
也開始視環保為主要課題。於是許多歐美大牌開始展現對於環保的高度關心、
以此為新作主題、甚至堆出環保購物袋。
遺憾的是時尚圈有人扭曲了原本的崇高意義,僅變成了某種流行追逐或是議題消費。
諷刺的是傷害環境的力量不會輸給超市配發的塑膠袋。」
粉色的春、深紅的秋,四季分明的日本,
在氣候影響下陶冶出對於色彩敏銳的美感,以及對於大自然的尊重。
對於木造寺廟的保存、和服的再製利用等與自然共存的觀念,
早已存在於日本文化之中。
近年來日本設計師努力於環保的響應,一致主張以「有機栽培棉」讓時尚與自然永續。
除了信國太志的BOTANIKA、IKKUNA外,設計師三原康裕的作品也盡量讓設計簡單,
並且讓理念在品牌中表現。
比方取代低價大量販賣的環保購物袋,而是讓消費超過三萬日圓以上的客人免費獲得。
並且將包裝方式簡化,以皮繩綑綁T恤並稱為「環保帶」,
呼籲消費者可以重複利用皮繩在其他包裹上。
預計在2010年之前,要完成超過5%的服裝以有機栽培棉製作的目標。
期待利用接近消費者的時裝,教育大家對地球生態的重視。
(↑MIHARA YASUHIRO今年秋冬最新LOOK。)
(本文為本人發表於La Vie雜誌文章,非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後記:
今天重新發表這篇文章時,讓我感觸萬分。
記得孩提時代到了十月上旬前後,天氣就已經感到微涼,
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寒冷。
可愛的媽媽總是會趁這時候,
帶著我去百貨公司買長春藤風格的外套。
可是地球暖化的關係,氣溫一年比一年更高,
到十月的現在依然悶熱無比。
對服裝產業來說當然很傷了,除了影響冬裝的販售營運外,
最重要的還是對於地球環境的破壞與惡劣影響。
請大家一起從身邊簡單的東西做起,
比方紙張的再利用、少拿塑膠袋、用環保筷、
多搭大眾運輸、冷氣溫度調高一些、
我們不要偽善的環保運動,從現在開始調整心態身體力行,
大家一起加油吧!為了我們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