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底層崛起的「街頭時尚次文化」
(↑UT今年以日本人氣漫畫作品為主題。)Photo by UNIQLO
如果問現在日本的年輕人喜愛的本地品牌,
那麼絕對不會是「三宅一生」或是「山本耀司」。
你得到的答案可能是「APE」、「UNDERCOVER」、「PORTER」或是「NUMBER (N)INE」。
而這些名詞都和「STREET FASHION」脫不了關係。
早年日本的設計師,為了與歐洲擁有悠久歷史,傳統而巨大的時裝工業對抗, 所謂的「STREET FASHION」,並非由任何時裝設計師或企業主所主導, (本文為本人發表自La Vie8月號圖文,請勿任意轉載。)
只能選擇伴隨相同的步伐企圖在巴黎或米蘭的訂製服殿堂發光,反骨如川久保玲也是如此。
然而,進入90年代後,日本的「街頭次文化」卻讓世界年輕人的服裝美學徹底改觀。
而是由街頭巷尾的年輕人之間,所自然產生的流行美學文化。
(↑香港開設的APE分店。)
04年被美國時代雜誌選擇亞洲英雄二十人之一、領袖代表者的NIGO,從文化服裝學院畢業,
歷經時尚雜誌編輯,與高橋盾於原宿共同成立的NOWHRER服飾店,可以說是這股力量的濫觴。
原本僅是為了提供雜內報導商品販賣的商店,竟大受歡迎且讓原宿周邊出現服飾店開店風潮。
93年NIGO為了差異化,便成立了以販賣T恤為主的品牌「A BATHING APE」。
原宿巷內的年輕族群自此擁有同樣的服飾、音樂與語言,這股風潮甚至席捲紐約、香港及台灣街頭,
「裏原宿」文化也因此誕生。
而儘管高橋盾的「UNDERCOVER」與宮下的「NUMBER (N)INE」選擇走向巴黎的高級時裝殿堂,
卻依然可以發現川久保玲之後的日本設計師,在受到傳統高級訂製服時尚與底層街頭時裝文化雙重影響下,
所產生的特殊美學性格,也就是不按規矩的叛逆以及崇尚歐美的次文化(比方龐克、嬉皮、披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