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到底是誰說了算數?
畢卡索的畫如果拋開他是畢卡索、
安迪沃荷的作品如果不叫安迪沃荷、
或者妳拎著某精品包包到遠離文明的原始部落中給當地人評鑑、
又或者突然喪失記憶,不再認識LV時,
從最主觀的審美觀來看待這一切時,
妳是否依然對它們保有憧憬與崇拜呢?
然而,時尚依然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對風格的價值觀。
從前兩年《穿著PRADA的惡魔》,到準備拍續集的《慾望城市》躍上大螢幕,
這年頭只要與時尚掛上關係的電視劇或電影,很難不得到關注的目光。
過去眾人認為高高在上的時尚,不再只是高級訂製服與M型社會中上流人士的專利;
如果說時尚能夠普及到大家的生活中,
我們都可以像《慾望城市》的凱莉一樣自在地提著LV包、
腳踩Manolo Blahnik高跟鞋上街,這些談論時尚或以時尚為背景的作品,
正是扮演著時尚普及的最重要催化劑。
談到時尚圈規則,首先要提的當然是近來時尚圈電影的指標,《慾望城市》。
縱使《Project Runway》的紐約造型大師提姆‧岡恩(Tim Gunn)
將電影中擔任造型總監的派翠西亞費爾德(Patricia Field),
所設計的裝扮評為「奇裝異服」,她仍然獲得了艾美獎最佳服裝設計的殊榮。
這就是時尚有趣的地方,它很主觀、但是一旦成為流行趨勢,
就可以將原本評價兩極的穿著、或是社交方式變成客觀的價值標準。
關鍵則來自是否具備「影響力」?
不用懷疑,片中品味最受肯定的當屬由莎拉潔西卡派克飾演的女主角凱莉。
比起浮誇的莎曼珊、保守死板的米蘭達、或是過度裝可愛的夏綠蒂,
凱莉如果真的在現實中出現,毫無疑問絕對能夠成為在時尚社交圈長袖善舞的名人。
凱莉做得最對的事情就是「穿著得宜」。
她遵循了混尚圈的首要原則,「是我在穿衣服,而非衣服在穿我」。
凱莉之所以深具影響力,就是因為她不論在派對的社交場合、
姊妹淘聚會、與Mr.Big的約會、甚至婚禮當天的禮服,總是能將穿著拿捏得恰如其分,
不過度誇張奢華也不保守古板。凱莉的時尚品味始終保持「領先半步」的哲學,
不會過度誇張到令人覺得彷彿是外星人,卻又讓人自己相形見拙進而崇拜仿效。
這樣的風格,很容易就能在時尚圈成為耀眼人物。
當然,身兼知名時尚雜誌專欄作家、筆下談論的都是前衛兩性話題,
也給予了她踏進時尚圈與名人打交道的機會。
如果說要找出凱莉充滿時尚感的穿著與社交手腕之原因,
都在於她能夠充分表現出自我個性,而並非只是模仿。
當然,要帶出穿著的新生命,時尚有時候也得驚世駭俗一番。
每每巴黎時裝週發表的許多設計,初次看到都會令人不敢苟同,
心想「我怎麼敢這樣穿在街上」!近年男裝大量採用陰柔的女裝元素,
就像當年Coco Chanel發表褲裝一樣驚悚,服裝之於性別的定義,
往往得先經歷一場革命。
英國帥哥裘德洛在女導演Sally Potter新片《rage》中反串女性扮演超級名模Minx,
乍看之下比女人還要嫵媚的姿態,
不禁再次引發了人們一種想像,在時尚的世界裡,流行沒有一定的原則。
服裝款式與設計或許會隨著時代的不同而產生變化,
然而「態度」卻是歷久不衰的。
《Coco Chanel》一片,將法國時尚之母香奈兒的一生表達地淋漓盡致。
讓香奈兒擁有卓越品味、不凡創意,深深影響後世的最大理由,
正是來自她對生活的「態度」,獨立且勇敢。
香奈兒不但將女裝從緊身衣中解放,換上了男性化無領開襟套裝、白襯衫黑領帶;
悠遊在眾情人間的她,同時也用自己的態度爭取了性與愛情的自由,
讓人們理解到兩性平等的重要。香奈兒曾經說過:「流行會變,但風格不變。」
很多人心中的時尚畫面或許只是全身精品、在聚會中手提名牌包包,
擺出一副高不可攀的姿態;或是到處參加時尚派對認識名人。
其實,沒有「態度」就沒有品味,在妳手中的名牌手拿包,也可能瞬間成為旁觀者眼中的A貨罷了。
凱莉自己就是名牌、裘德洛是、香奈兒也是。